曾經滿眼戈壁沙漠的新疆,如今已經成為西部大糧倉,糧食單產躍居全國第一;曾經電力短缺的新疆,如今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,全國22個省份用上了“新疆電”;曾經身處開放末梢的新疆,如今一半以上中歐班列從這里出境,架起連通亞歐的黃金通道……奮斗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,以勃勃生機迎來成立70周年的榮光時刻。
新疆的發展,離不開全國人民的支持!白龊眯陆ぷ魇玛P大局,是全黨全國的大事”,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,如春雷響徹山河,為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錨定了方向!笆奈濉币詠,市場監管總局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,把對口援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,舉全系統之力,堅持全面援疆、精準援疆、長期援疆,以政策為帆、技術為槳、人才為舵,共同驅動新疆市場監管事業破浪前行,在天山南北繪就“同心共促發展、守護民生福祉”的壯美畫卷。
政策為帆:讓紅利滋潤戈壁綠洲
政策是推動發展的指南針。2021年,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對口援疆工作視頻會議,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、提高重點領域監管水平等5個方面出臺17條支持措施,如同為干旱的戈壁引來“政策活水”;51份涵蓋人才、項目、資金、科技的戰略合作協議,更讓援疆力量擰成“一股繩”,形成“總局引領、上下聯動、援受互動”的格局。
謀篇布局,落子有聲。市場監管總局通過持續性的深入調研與一線指導,為援疆工作奠定了堅實根基。總局及各司局、直屬單位領導赴新疆開展調研,推動建立“甘青寧新”網絡交易監管協作機制、西北五省區檢驗檢測監管聯席會議制度,并牽頭成立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計量咨詢專家委員會,顯著增強了新疆在區域市場監管中的樞紐作用。
“監管護棉”三年行動,讓潔白棉朵綻放更高價值。兵地質量補貼實現互交互認,兵地市場全面融合,產業活力進一步激發。“今年,新疆棉花質量追溯精準率達99.89%,纖維長度、斷裂比強度等主要指標全面攀升,創下近6年最好水平,奏響了‘質’量’雙升的豐收樂章,交出一份保障棉花市場穩定有序、服務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!弊灾螀^市場監管局纖維質量監督管理局局長雷永康深有感觸地說。
天山腳下、大漠邊緣,政策紅利持續釋放。市場監管總局量身定制支持政策,授權新疆以聯盟認證形式實施“新疆品質”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工程,推動新疆在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、進口化妝品備案、疫苗批簽發資質認證等方面先行先試。
從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落戶喀什,到進口化妝品備案管理授權落地烏魯木齊;從藥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覆蓋全疆,到中藥創新藥“比那甫西顆!钡仍纤帿@批上市……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精準承接政策東風,將頂層設計的“規劃圖”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“實景圖”,讓新疆的市場環境如天山雪水般清澈,讓發展的動能如塔里木河水般奔涌。
技術為槳:讓創新點亮特色產業
在新疆,技術援疆從來不是“隔空喊話”,而是扎根大地的“精準滴灌”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市場監管總局統籌支持中央轉移支付等項目資金,各援疆省市局投入大量援助資金。真金白銀有力地支持了新疆棉花產業升級、食品藥品安全監管、反壟斷執法、技術機構能力建設和基層基礎改善。尤為值得一提的是,市場監管總局支持建設的“一帶一路”國家計量測試研究中心(新疆),已成為中亞地區計量合作的“橋頭堡”;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(易制爆危險化學品)的建成,為新疆化工產業筑牢了“安全屏障”。
有了資金與項目的“硬支撐”,如何將其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“硬實力”,成為自治區市場監管系統思考的核心課題。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緊抓技術、資源等幫扶契機,加快培育技術創新、質量提升新動能,精準培育質量標桿企業112家,實施質量強鏈項目36個。風電、棉花、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制造3條產業鏈質量聯動提升入選全國典型案例,2條示范鏈躋身全國百個強鏈示范項目。
緊扣新疆特色優勢與發展脈搏,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在棋盤上精準落子,堅持“輸血”與“造血”并重,一場跨越千里的傾情援助在天山南北全面展開——
在吐魯番,由市場監管總局批準成立的國家葡萄及葡萄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(新疆),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派駐的援疆專家團隊協助國檢中心完成CNAS認可評審;湖南省質檢院與計量院派駐的專家團隊帶來的不僅是先進設備,更有“舌尖上的安全感”。高效液相色譜儀等“神器”就位后,新疆葡萄及制品的400余項參數指標實現一站式檢測,出口時再也不必遠赴內地送檢。
在阿克蘇,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援建的網絡風險監測平臺如同“市場哨兵”,全天候守護2萬余家電商主體、20余萬種商品。平臺運行以來,已對百余條違規線索進行自動識別和預警,為市場監管決策提供了強大數據支撐。
在喀什,上海市質檢院的技術專家們帶領當地技術人員完成了南瓜的“科技之旅”。他們不僅幫助建立種植加工標準體系,更通過檢測分析找到最優生產方案。如今,千畝南瓜地在澤普縣開花結果,助力當地6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超3000元,產出的南瓜產品更是斬獲多項國家級金獎。
在塔什庫爾干,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助力打造的“帕米爾牦!焙汀八矌鞝柛裳颉逼放,通過“保種育種、屠宰分割、冷鏈運輸”全產業鏈升級走出雪山,成為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里的明星“圳品”。十四五”期間,深圳累計推動新疆8家企業的16個產品獲評“圳品”。
走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廣袤大地,只見一座座白色“巨人”巍然屹立。當戈壁的長風推動巨大的葉片緩緩旋轉,它輸送的不僅是照亮遠方的清潔能源,更是“新疆制造”的技術自信。
人才為舵:讓智慧扎根天山南北
夕陽西下,塔里木河畔的胡楊林沐浴在金光中。這種“生而千年不死,死而千年不倒,倒而千年不朽”的樹木,正是新疆各族人民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,也是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援疆工作的生動寫照。
人才培養是對口援疆的長遠之策。在自治區市場監管系統,人才援疆既是一場跨越山海的溫暖接力,更是知識與情懷的薪火相傳!笆奈濉币詠恚袌霰O管總局先后選派14名高層次人才掛職援疆,組織各司局及直屬單位、各援助省市局選派172名優秀人才來疆掛職、柔性援疆。他們像天山腳下的胡楊,把根扎在新疆的土地,為這里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專業隊伍。
“傳幫帶”的故事,在新疆各地處處可見。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2069人次專家來新疆開展業務指導,分9批為吐魯番培訓204名技術骨干;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接收44名新疆干部跟班學習,從知識產權保護到碳管理,手把手傳授經驗;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與喀什地區市場監管部門依托協調聯絡機制,積極開展互訪交流和業務培訓近20次、600余人次,營造滬疆一家親的良好氛圍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萬里同心,山河共證。一場場培訓、一次次指導、一輪輪實踐,為新疆播下了發展的火種、團結的信念。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積極謀劃,將這份來自五湖四海的智慧火種轉化為扎根天山的堅實能力,統籌指導各地州市局用好“走出去”學習鍛煉機會,組織業務與技術骨干赴各援疆省市局掛職鍛煉124人次,開展跟班學習402人次,參與業務培訓、專業進修等844人次,全力提升隊伍專業素養。
“援疆是一種情懷,是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挑戰。身為一名援疆干部,我將始終牢記囑托,滿懷感恩、奮勇前行,為新疆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!弊灾螀^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(援疆)陳立波動情地說道。
乘著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對口支援的東風,“十四五”以來,新疆經濟發展的活力不斷迸發,個體工商戶凈增55萬戶,總量突破200萬戶。在這蓬勃生機的背后,是新疆市場監管領域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:食品生產領域添加劑“雙減”行動納入市場監管總局創新試點,“校園食品安全‘學生監督崗’制度”入選全國系統2024年“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”十大優秀實踐案例。該局18項主要業務中,在全國系統會議上作典型發言的數量從2021年的6項增加到2024年的14項,實現歷史性跨越。
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朱新表示:“成績的取得,離不開市場監管總局的傾力支持,也凝聚著各援疆省市局的無私奉獻。我們將倍加珍惜這份深情厚誼,把握新契機,努力將對口支援的綜合效益轉化為推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優勢,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!
站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,“十五五”援疆藍圖即將鋪展。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,按照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部署,與新疆各族人民心手相牽、并肩前行,書寫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
一個團結和諧、繁榮富裕、文明進步、安居樂業、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,必將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!
來源網址:https://www.samr.gov.cn/xw/df/art/2025/art_39d223616c1a449d90765f64ec928d38.html
曾經滿眼戈壁沙漠的新疆,如今已經成為西部大糧倉,糧食單產躍居全國第一;曾經電力短缺的新疆,如今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,全國22個省份用上了“新疆電”;曾經身處開放末梢的新疆,如今一半以上中歐班列從這里出境,架起連通亞歐的黃金通道……奮斗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,以勃勃生機迎來成立70周年的榮光時刻。
新疆的發展,離不開全國人民的支持!白龊眯陆ぷ魇玛P大局,是全黨全國的大事”,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,如春雷響徹山河,為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錨定了方向!笆奈濉币詠,市場監管總局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,把對口援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,舉全系統之力,堅持全面援疆、精準援疆、長期援疆,以政策為帆、技術為槳、人才為舵,共同驅動新疆市場監管事業破浪前行,在天山南北繪就“同心共促發展、守護民生福祉”的壯美畫卷。
政策為帆:讓紅利滋潤戈壁綠洲
政策是推動發展的指南針。2021年,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對口援疆工作視頻會議,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、提高重點領域監管水平等5個方面出臺17條支持措施,如同為干旱的戈壁引來“政策活水”;51份涵蓋人才、項目、資金、科技的戰略合作協議,更讓援疆力量擰成“一股繩”,形成“總局引領、上下聯動、援受互動”的格局。
謀篇布局,落子有聲。市場監管總局通過持續性的深入調研與一線指導,為援疆工作奠定了堅實根基?偩旨案魉揪帧⒅睂賳挝活I導赴新疆開展調研,推動建立“甘青寧新”網絡交易監管協作機制、西北五省區檢驗檢測監管聯席會議制度,并牽頭成立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計量咨詢專家委員會,顯著增強了新疆在區域市場監管中的樞紐作用。
“監管護棉”三年行動,讓潔白棉朵綻放更高價值。兵地質量補貼實現互交互認,兵地市場全面融合,產業活力進一步激發!敖衲辏陆藁ㄙ|量追溯精準率達99.89%,纖維長度、斷裂比強度等主要指標全面攀升,創下近6年最好水平,奏響了‘質’量’雙升的豐收樂章,交出一份保障棉花市場穩定有序、服務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!弊灾螀^市場監管局纖維質量監督管理局局長雷永康深有感觸地說。
天山腳下、大漠邊緣,政策紅利持續釋放。市場監管總局量身定制支持政策,授權新疆以聯盟認證形式實施“新疆品質”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工程,推動新疆在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、進口化妝品備案、疫苗批簽發資質認證等方面先行先試。
從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落戶喀什,到進口化妝品備案管理授權落地烏魯木齊;從藥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覆蓋全疆,到中藥創新藥“比那甫西顆!钡仍纤帿@批上市……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精準承接政策東風,將頂層設計的“規劃圖”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“實景圖”,讓新疆的市場環境如天山雪水般清澈,讓發展的動能如塔里木河水般奔涌。
技術為槳:讓創新點亮特色產業
在新疆,技術援疆從來不是“隔空喊話”,而是扎根大地的“精準滴灌”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市場監管總局統籌支持中央轉移支付等項目資金,各援疆省市局投入大量援助資金。真金白銀有力地支持了新疆棉花產業升級、食品藥品安全監管、反壟斷執法、技術機構能力建設和基層基礎改善。尤為值得一提的是,市場監管總局支持建設的“一帶一路”國家計量測試研究中心(新疆),已成為中亞地區計量合作的“橋頭堡”;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(易制爆危險化學品)的建成,為新疆化工產業筑牢了“安全屏障”。
有了資金與項目的“硬支撐”,如何將其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“硬實力”,成為自治區市場監管系統思考的核心課題。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緊抓技術、資源等幫扶契機,加快培育技術創新、質量提升新動能,精準培育質量標桿企業112家,實施質量強鏈項目36個。風電、棉花、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制造3條產業鏈質量聯動提升入選全國典型案例,2條示范鏈躋身全國百個強鏈示范項目。
緊扣新疆特色優勢與發展脈搏,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在棋盤上精準落子,堅持“輸血”與“造血”并重,一場跨越千里的傾情援助在天山南北全面展開——
在吐魯番,由市場監管總局批準成立的國家葡萄及葡萄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(新疆),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派駐的援疆專家團隊協助國檢中心完成CNAS認可評審;湖南省質檢院與計量院派駐的專家團隊帶來的不僅是先進設備,更有“舌尖上的安全感”。高效液相色譜儀等“神器”就位后,新疆葡萄及制品的400余項參數指標實現一站式檢測,出口時再也不必遠赴內地送檢。
在阿克蘇,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援建的網絡風險監測平臺如同“市場哨兵”,全天候守護2萬余家電商主體、20余萬種商品。平臺運行以來,已對百余條違規線索進行自動識別和預警,為市場監管決策提供了強大數據支撐。
在喀什,上海市質檢院的技術專家們帶領當地技術人員完成了南瓜的“科技之旅”。他們不僅幫助建立種植加工標準體系,更通過檢測分析找到最優生產方案。如今,千畝南瓜地在澤普縣開花結果,助力當地6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超3000元,產出的南瓜產品更是斬獲多項國家級金獎。
在塔什庫爾干,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助力打造的“帕米爾牦!焙汀八矌鞝柛裳颉逼放疲ㄟ^“保種育種、屠宰分割、冷鏈運輸”全產業鏈升級走出雪山,成為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里的明星“圳品”。十四五”期間,深圳累計推動新疆8家企業的16個產品獲評“圳品”。
走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廣袤大地,只見一座座白色“巨人”巍然屹立。當戈壁的長風推動巨大的葉片緩緩旋轉,它輸送的不僅是照亮遠方的清潔能源,更是“新疆制造”的技術自信。
人才為舵:讓智慧扎根天山南北
夕陽西下,塔里木河畔的胡楊林沐浴在金光中。這種“生而千年不死,死而千年不倒,倒而千年不朽”的樹木,正是新疆各族人民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,也是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援疆工作的生動寫照。
人才培養是對口援疆的長遠之策。在自治區市場監管系統,人才援疆既是一場跨越山海的溫暖接力,更是知識與情懷的薪火相傳!笆奈濉币詠,市場監管總局先后選派14名高層次人才掛職援疆,組織各司局及直屬單位、各援助省市局選派172名優秀人才來疆掛職、柔性援疆。他們像天山腳下的胡楊,把根扎在新疆的土地,為這里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專業隊伍。
“傳幫帶”的故事,在新疆各地處處可見。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2069人次專家來新疆開展業務指導,分9批為吐魯番培訓204名技術骨干;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接收44名新疆干部跟班學習,從知識產權保護到碳管理,手把手傳授經驗;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與喀什地區市場監管部門依托協調聯絡機制,積極開展互訪交流和業務培訓近20次、600余人次,營造滬疆一家親的良好氛圍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萬里同心,山河共證。一場場培訓、一次次指導、一輪輪實踐,為新疆播下了發展的火種、團結的信念。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積極謀劃,將這份來自五湖四海的智慧火種轉化為扎根天山的堅實能力,統籌指導各地州市局用好“走出去”學習鍛煉機會,組織業務與技術骨干赴各援疆省市局掛職鍛煉124人次,開展跟班學習402人次,參與業務培訓、專業進修等844人次,全力提升隊伍專業素養。
“援疆是一種情懷,是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挑戰。身為一名援疆干部,我將始終牢記囑托,滿懷感恩、奮勇前行,為新疆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!弊灾螀^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(援疆)陳立波動情地說道。
乘著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對口支援的東風,“十四五”以來,新疆經濟發展的活力不斷迸發,個體工商戶凈增55萬戶,總量突破200萬戶。在這蓬勃生機的背后,是新疆市場監管領域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:食品生產領域添加劑“雙減”行動納入市場監管總局創新試點,“校園食品安全‘學生監督崗’制度”入選全國系統2024年“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”十大優秀實踐案例。該局18項主要業務中,在全國系統會議上作典型發言的數量從2021年的6項增加到2024年的14項,實現歷史性跨越。
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朱新表示:“成績的取得,離不開市場監管總局的傾力支持,也凝聚著各援疆省市局的無私奉獻。我們將倍加珍惜這份深情厚誼,把握新契機,努力將對口支援的綜合效益轉化為推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優勢,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!
站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,“十五五”援疆藍圖即將鋪展。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,按照第十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部署,與新疆各族人民心手相牽、并肩前行,書寫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
一個團結和諧、繁榮富裕、文明進步、安居樂業、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,必將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!
來源網址:https://www.samr.gov.cn/xw/df/art/2025/art_39d223616c1a449d90765f64ec928d38.html